當前位置:首頁  科學頭條

浙大課題組發(fā)現預測大腸癌轉移的新標記

發(fā)布時間:2010-01-26來源:浙大新聞辦作者:周煒38968


    癌癥的發(fā)現與診斷,可以從癌細胞的分泌產物中找到線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來茂德教授指導的課題組在大腸癌細胞的分泌產物中找到了兩種蛋白質,它們可能成為準確預測大腸癌是否會擴散的生物標記。
    
    
這項研究近日由薛花等發(fā)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雜志》月刊上,并被《ScienceDaily》等多家媒體報道。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2008年,僅美國就新出現了15萬例大腸癌,5萬多人死于該病。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腸癌已經是第二位常見癌癥,在浙江省則位列第四。目前,轉移是大腸癌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它很難探測,而且沒有可靠的腫瘤標記物用于預測它的轉移。臨床廣泛使用的腸鏡、影像學以及癌胚抗原檢測法都存在技術局限,難以給醫(yī)生術前提供較為準確的參考和評估。
    
    
這兩個生物標記是如何發(fā)現的呢?據課題組成員呂炳建博士介紹,這項研究成果是在對來自同一個大腸癌患者的原發(fā)癌細胞與淋巴結轉移癌細胞所分泌的蛋白質對比研究中發(fā)現的。他們發(fā)現,TFF3和GDF15兩種蛋白質在轉移細胞中的濃度顯著高于原始癌細胞。對144名大腸癌病例和156名正常人對比分析后,課題組發(fā)現兩個標志物預測大腸癌轉移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TFF3分別為73.7%和91.2%,GDF15分別為82.9%和82.4%。
    
    
“如果有進一步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證實,今后預測大腸癌轉移,有可能通過驗血檢測這兩種蛋白質做到。”呂炳建博士說。

(周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