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科學頭條

超分辨顯微向納米分辨進軍

發(fā)布時間:2014-05-22來源:浙大新聞辦作者:周煒13900


    
【科學人談科學】
超分辨顯微:突破衍射極限,向納米分辨進軍
    
主講人光電信息工程學系超分辨光學顯微實驗室副教授匡翠方
    

    衍射極限
    

    我們能看到什么?看到多小的范圍?看得有多清楚?幾百年來,依靠不斷進步的科學手段,微觀世界正一層層揭開面紗,讓人們可以看得越來越“小”,進而可以進行研究。
    
    人的肉眼能分辨0.1毫米尺度的物體,再小,就要借助工具。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制造了第一臺用于科學研究的光學顯微鏡,用它觀察薄薄的軟木塞切片。虎克看到了殘存的植物細胞壁,它們一個個像小房間一樣緊挨在一起,這就是“細胞”一詞的由來。
    
    此后,顯微鏡制造和顯微觀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幫助科學家第一次發(fā)現了細菌和微生物。那么,光學顯微鏡是否可以無止境地“放大”下去,讓我們想看到多小就能看到多?。靠茖W家為此做了很多嘗試,最終發(fā)現,存在一道法逾越的“墻”———衍射極限。
    
    1873年,德國科學家阿貝提出了衍射極限理論:光是一種電磁波,由于存在衍射,一個被觀測的點經過光學系統(tǒng)成像后,不可能得到理想的點,而是一個衍射像,每個物點就像一個彌散的斑,如果這兩個點靠得很近,彌散斑就疊加在一起,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團模糊的圖像。
    
    阿貝提出,分辨率的極限近似于入射光波長的二分之一(d=λ/2)??梢姽獾牟ㄩL通常在380~780納米之間,根據衍射極限公式,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極限就在200納米(0.2微米)左右。如果物體小于0.2微米,你仍舊看到的是一個模糊的光斑。這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
    
    這就是為什么后來有了電子顯微鏡、核磁共振顯像、x光衍射儀等微觀觀測或者顯像設備,人們借助它們可以看得更“細”。那么,這些設備有沒有突破衍射極限呢?他們依然遵循著阿貝衍射極限。這些設備的使用的是電子束等波長非常短的入射光,自然,它們的分辨率就高。比如電子顯微鏡,分辨率可以達到0.5埃(一埃等于十分之一納米),這樣就可以看到一粒一粒的原子。
    
    突破衍射極限
    
    
那么,光學顯微鏡是否已經完成它的使命,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呢?目前,光學顯微鏡的研發(fā)還是世界科學家的研究熱點。生物學、醫(yī)學方面的研究,更希望在生命體存活的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觀察,在這方面,光學顯微鏡有它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突破性的進展發(fā)生在本世紀初,一個是德國哥根廷大學的StefanHell教授提出的STED方法,一個是哈佛大學的莊小威提出的STORM方法。
    
    STED的方法可以理解為“以光制光”。用另外一束環(huán)狀的光“疊加包圍”原有的光斑,這樣,原有的光斑的外圍部分會得到削弱,我們看到的就是更小的聚焦的點,這樣就會提高分辨率。采用這種方法的光學顯微鏡,分辨率可以達到30~50納米,可以清晰地看到細胞內部的微管。
    
    2006年,哈佛大學莊小威從化學生物學角度提出了她的新方法,利用熒光探針家族,實現了多色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multicolorstochasticopticalreconstructionmicroscopy)。她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線“開關”,“隨機”地讓被觀測物體上的點發(fā)光或熄滅,這樣就拉遠了兩個發(fā)光點之間的距離,相機不斷動態(tài)捕捉這樣的成像,再經過計算機分析,就會形成被觀測物體整體的圖像。這種方法,把光學顯微鏡的成像推進到20-30納米級別的分辨率,在《Science》雜志上,課題組演示了DNA模式樣品和哺乳動物細胞的多色成像。
    
    以上這些進展,都讓光學顯微鏡突破了衍射極限,我們稱之為“超分辨成像技術”。美國光學學會把它列為21世紀光學五大研究計劃之首。
    
    
我們的原創(chuàng)進展
    

    我們超分辨光學顯微課題組在劉旭教授的帶領下,很多年前就開始了超分辨成像技術的相關研究,在超分辨成像兩個主要分支上有了原創(chuàng)性進展。比如,我們搭建了國內首套門控熒光受激發(fā)射損耗(g-STED)光學顯微系統(tǒng),它的基本原理與STED相似,但我們用了門控的方法,控制了“拍照”時間,這樣,它的空間分辨率可以達到38納米(~λ/14),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加入了微分方法進行優(yōu)化,這樣,分辨率還能進一步推進。在STORM這一分支,我們也給出了部分光點“隨機”呈現的另外一種方法:熒光自行消退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一個隨機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不同時期的照片做一個疊加分析和處理,便可以得到一幅清晰的、真實的、完整的圖像。
      當前很多生物學、醫(yī)學方面的研究都會使用熒光標記,無論是STED還是STORM,觀測的都是被熒光標記過的細胞結構。那么沒有熒光標記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進行“天然”地超分辨觀察?這方面,我們也在探索,是否能夠通過被觀測物體的折射率來進行分析,目前,我們已經在實驗上提出了~λ/7分辨率的顯微裝置。
    
    浙江大學的學科很齊全,我們經常和生儀學院、醫(yī)學院的教授聚在一起,聽聽他們在研究上的需求。目前,在生物和醫(yī)學研究應用比較廣泛的光學顯微鏡是共聚焦顯微鏡,而分辨率比它更高的超分辨顯微鏡,我國還只有個別研究機構有。最近,我們打算把我們搭建的g-STED光學顯微系統(tǒng)送到醫(yī)學院段樹民教授的實驗室,供科學家們使用。我們同時希望這一成果能很好地向產業(yè)界轉化,我們與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請了寧波市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
    
    再回到科學,諾貝爾獎物理獎曾兩次頒給顯微鏡設計領域的科學家,1953年諾貝爾頒給了發(fā)明相襯顯微鏡的澤爾尼克,這種顯微鏡適用于觀察具有很高透明度的對象;1986年一半授予德國的恩斯特·魯斯卡,他設計了第一架電子顯微鏡;另一半則授予了設計出掃描隧道顯微鏡的魯西利康和羅雷爾。那么,突破衍射極限的超分辨電子顯微鏡的發(fā)明會不會獲獎呢?現在還很難說,這要看這一技術是否真正對生物學、醫(yī)學等領域的研究產生了變革性的推動了。希望超分辨顯微技術能幫助納米工程、生物工程、醫(yī)學、材料學等相關研究領域科學家獲得更多的發(fā)現。
    
    (周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