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科學頭條

浙大一項果蠅研究,探討未來人類睡眠2小時或可精神一整天

發(fā)布時間:2018-11-25來源:浙大新聞辦作者:柯溢能4562

晝夜節(jié)律和睡眠穩(wěn)態(tài)是共同進化而來的生物現象,前者控制人類何時入睡,后者控制每天要睡多久。在果蠅,小鼠和人類中,都能觀察到這兩種行為共同作用來控制動物的周期性睡眠。隨著近年來對各種模式生物的研究,科研人員對分別調控這兩種行為的分子和神經通路了解得很多。但在大多數生物中,對節(jié)律神經回路如何輸出到睡眠中心的連接機制依然未知。使得這成為睡眠領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近日浙江大學醫(yī)學院百人計劃郭方研究員,以果蠅為模式生物,鑒定出其腦中的背側晝夜節(jié)律神經元APDN1往睡眠穩(wěn)態(tài)中心-橢球體EB-R2投射的神經回路,并將相關成果發(fā)表在知名期刊《神經元》(Neuron)上。研究揭示了該神經回路決定睡眠和覺醒水平的作用機制,為闡述晝夜節(jié)律回路和睡眠回路的連接機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驗依據。

這項科研工作的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醫(yī)學院神經生物系郭方研究員,郭方研究員和2017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美國布蘭迪斯大學Michael Rosbash教授為本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找到“開關”和“連接”

尋找兩者的關系,前提是有兩個實驗基礎,一個是郭方和導師Michael Rosbash之前就對有過明確的研究,果蠅的晝夜節(jié)律神經元APDN1是控制睡眠穩(wěn)態(tài)的閥門,同時在2016年,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鑒定出果蠅中調控睡眠穩(wěn)態(tài)的神經元是橢球體EB-R2。

因此研究的主線就落到APDN1橢球體EB-R2的關系上。

實驗中,郭方及其同事們發(fā)現果蠅的APDN1神經元有兩簇投射,一簇向果蠅大腦前側,一簇向果蠅大腦后側。前期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關注的時候向后的這一簇,它起著抑制果蠅的活動的作用,該研究發(fā)現了果蠅節(jié)律神經元控制睡眠的奧秘。

那么APDN1的前一簇往哪個腦區(qū)投射,生物學的功能是什么?

他們利用最新發(fā)明的神經回路技術-跨突觸顯示技術,追蹤投射神經元的走向。并通過膨脹顯微鏡(Expansion Microscopy)放大并透明化果蠅的大腦,發(fā)現這簇軸突往前投射到一個叫AOTU的腦區(qū)。鈣成像技術表明,它們支配著一群特殊的TuBu神經元,并通過其與更高腦區(qū)域的睡眠穩(wěn)態(tài)中心-橢球體EB-R2偶聯。

最終郭方團隊在形態(tài)學上鑒定出果蠅的背側節(jié)律神經元APDN1往果蠅的睡眠穩(wěn)態(tài)中心與橢球體EB-R2投射的神經回路。神經元APDN1作為一個“開關”調控著EB-R2,激活APDN會在EB-R2中誘導出類似人類睡眠時的特定振蕩模式。

睡眠“防火墻”

已有的研究發(fā)現,當人類進入睡眠時會形成特定頻率振蕩的腦電波。那么,郭方通過鈣成像檢測到的果蠅調控睡眠腦區(qū)的高頻振蕩,會不會和在高等動物的一樣,起著睡眠時降低對外界反應的作用?



在實驗中,郭方通過機械刺激偶聯光遺傳學實驗來證明自己的假設。當果蠅睡眠時,他每隔半個小時都給果蠅一個機械振動,果蠅都會產生受激反應,從睡眠中驚醒,呈現出規(guī)律性的高活動,然后再逐漸入睡。

第一個實驗,當只激活APDN1神經元時,大腦中振蕩波產生。果蠅在受到刺激后懶得動,醒來一下又迅速入睡。

第二個實驗,科研人員還通過光遺傳學的方式,激活DN1神經元,果蠅進入睡眠,再通過特定波長的綠光抑制EB-R2神經元中的振蕩波。通過觀察果蠅的行為發(fā)現,受到刺激時果蠅會迅速反應,顯著性的增加了高活動狀態(tài),才重新進入睡眠。

通過這些實驗,郭方發(fā)現,果蠅EB-R2中產生的特定振蕩模式是一道“防火墻”,可以屏蔽外界信息的輸入,讓果蠅對外界刺激不敏感?!疤囟X區(qū)的神經元產生某些頻率的共振,可能讓神經元鎖定在某種狀態(tài),使外界信息無法輸入。”郭方說,“當通過人為打破‘防火墻’,果蠅無法進入深睡狀態(tài)?!?/span>

同時,郭方也告訴記者,目前尚待解決的科學問題是“防火墻”是如何導致外界信息無法傳入,這一神經回路傳遞信號的遞質是什么,具體內部機制有待進一步回答。

對這道睡眠“防火墻”的研究,還是一項起點性的工作。未來,可以通過藥物,治愈失眠,讓輕度睡眠患者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蒲腥藛T也猜想,隨著對深度睡眠機制研究的深入,或許以后充足的睡眠不需要8個小時以上,通過調控深度睡眠,在更快時間內補充精力,睡眠2小時精神一整天也不無可能?!澳菚r候,供人類自由支配的時間更長,不用在有限的覺醒,開啟‘倍速’人生?!?/span>

《神經元》匿名評審專家們對這一研究結果也評價到:該論文提供了(果蠅)生物鐘和睡眠調節(jié)之間目前最全面的聯系,并為理解高度保守的睡眠和晝夜節(jié)律整合的神經機制提供了平臺。研究中應用了最先進的遺傳工具和實驗技術來繪制神經回路。”“這一研究將對該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果蠅”盒子

一位匿名專家指出,郭方團隊的研究使用多種先進的技術組合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將晝夜節(jié)律神經元連接到睡眠中心的神經回路及其功能。那么他們是如何把這些技術更好的使用到實驗中呢?這就要提到郭方和他的同事們研發(fā)的“果蠅”盒子專利。



這個實驗盒,具有體積輕便,易于操作等優(yōu)點,利用攝像頭持續(xù)記錄96只果蠅的行為,能高通量的篩選調控果蠅行為的基因和神經回路。

那么這個果蠅盒子是如何想到的呢?

這里先講一個“失眠的果蠅”故事。和Michael Rosbash教授同時獲得去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的Jeff Hall教授,70年代曾和同事在其導師Seymour Benzer教授的實驗室里,發(fā)現了一些“睡不好”的果蠅:其晝夜節(jié)律基因受到突變,很有個性的睡得早,醒得早。于是Seymour Benzer對這些果蠅產生了興趣,發(fā)明了的儀器來監(jiān)測其晝夜節(jié)律。

這個神奇的“果蠅”盒子,也是郭方在Rosbash教授實驗室里,某一天晚上熬夜做實驗,靈機一動想到的?!白钤绲脑褪?/span>2015年開始研制,現在已經量產。不僅可以作為果蠅的實驗平臺,還可以用于記錄蚊子、斑馬魚等小型動物的行為。”郭方說。

郭方說,隨著相關實驗的引入,他們在這個果蠅盒子里,裝上了625nm的紅色LED550nm的綠色LED,能快速對神經元活性進行雙向調控。同時也裝上了電磁閥控制的睡眠剝奪裝置,能定量的對果蠅進行機械刺激,來檢測果蠅的覺醒閾值和睡眠深度。

目前課題組正在招聘技術員和博士后,歡迎神經領域的有志之士和郭方研究員聯系gfang@zju.edu.cn。

(柯溢能)


論文鏈接: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18)3077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