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人物風采

【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中的浙大人】陳望道:信仰如飴 赤心存道

發(fā)布時間:2021-04-12來源:浙大新聞辦作者:周伊晨7840

1920年的春夜,浙江義烏分水塘村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兩張長凳架起一塊木板,既是床鋪,又是書桌。桌前,一個人正奮筆疾書。

母親見他日夜不停地辛苦,特地弄來粽子和紅糖。屋外,母親問道:“紅糖夠不夠,要不要再添些?”兒子應聲答:“夠甜夠甜了!”待母親進來收拾碗碟時,卻發(fā)現(xiàn)兒子滿嘴墨汁,紅糖卻一點兒沒動。原來,兒子竟是蘸著墨汁吃掉粽子的!

他便是陳望道,這一年他29歲。就是在這個僻靜的小山村里,他完成了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共產(chǎn)黨宣言》的全部中文翻譯,為中國革命引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 


男兒志兮天下事

1891年,陳望道出生在義烏縣河里鄉(xiāng)分水塘村,是家中長子。父母思想開明、樂善好施,主張讓孩子們走出山村求知問學,并保持農(nóng)家本色,能吃苦能幫人。

家教之風給陳望道很大影響。從六歲到十六歲,他就在村上私塾攻讀,還學習武當拳術,參加田間勞動。他不僅成績優(yōu)異,而且練得了強健體魄,令他更加志向高遠。

少年時,陳望道感受到時代風雨,在十六歲后離開山村,先后到義烏縣城和金華念書。他發(fā)奮讀書,深切關心國家建設,十分渴望能出國留學。

1913年,陳望道考入了杭州的之江大學專修英語和數(shù)學。那時的之江大學是由美國基督教南北長老會辦的一所教會學校,設文理兩科。陳望道在之江大學就讀期間一連發(fā)表了幾篇討論數(shù)學問題的文章。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diào)整,之江大學文理學院部分系與浙江大學文學院組建浙江師范學院(即后來的杭州大學前身,1998年杭州大學并入浙江大學),文、工、商三學院部分系分別被并入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jīng)學院等校。值得一提的是,陳望道弟弟陳伸道亦畢業(yè)于浙江大學。

隨后,陳望道想去日本留學,但家里剛剛蓋了新房,沒有足夠的資金供他,他就寫了一幅字給父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父親被他打動,把家里的140畝地賣了120畝供他留學。他在日本早稻田等多個大學修讀了物理、法學等多個專業(yè)。

正是他的報國志向和求學經(jīng)歷,使他有機會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學說和共產(chǎn)主義的思想。

 

開天辟地作前驅

1919年,“五四”運動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時代。也在這一年,陳望道從日本中央大學畢業(yè)回國,到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任教。浙江一師是當時浙江最大的一所高等學府,學校順應時代潮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學生自治和國文教學改革兩項。

國文教學改革由陳望道與劉大白、夏丏尊、李次九四位被稱為“四大金剛”的語文教員發(fā)動和推行的。他們選用魯迅《狂人日記》等新進作品的白話文做教材,在教學法上提倡“學生自己研究,教員處指導的地位”,對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作了猛烈沖擊。陳望道還支持參與本校師生編輯的多種新思潮刊物,其中《浙江新潮》發(fā)表的文章引發(fā)了轟動全國的“浙江一師風潮”。

陳望道在“五四”錢江潮頭的奮斗氣概,引起了中國文化思想界的矚目。上?!缎瞧谠u論》社來函約他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一書,打算在本刊連載。于是,1920年早春,陳望道在浙東老家開始了翻譯工作。

葉永烈寫的《陳望道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中這樣描寫陳望道工作中的場景:“他不時翻閱著《日漢辭典》《英漢辭典》,聚精會神字斟句酌地翻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惟其重要,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要譯得準確、妥帖,而且翻譯的難度頗高。”


因為是中文首譯,沒有資料參考,還要講求通俗易懂,加上環(huán)境艱苦,陳望道花了比平時譯書多5倍的時間才翻譯完成。其子陳振新曾說,父親對文字的把握,不僅準確,還通俗易懂。比如《共產(chǎn)黨宣言》的第一句“有一個怪物在歐洲徘徊著,這怪物就是共產(chǎn)主義”,時隔100年后再看也不覺得晦澀。加上隨處可見的精彩語句,如“宗教的熱忱,義俠的血性,兒女的深情,早已在利害計較的冰水中淹死了”,是這本僅萬余字的小冊子流傳甚廣、影響巨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19208月,陳望道翻譯的這部《共產(chǎn)黨宣言》中文譯本在上海出版。不到一年,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誕生。毛澤東在《關于農(nóng)村調(diào)查》一文中講過:“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了考茨基著的《階級斗爭》、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和一個英國人作的《社會主義史》,我才初步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span>

在“開天辟地”的日子里,青年陳望道還是1920年成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中國第一個共產(chǎn)主義小組——最早的八位成員之一;是“一大”以后,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的第一任書記,寫下了讓人民大眾驚喜、讓軍閥當局驚恐的《太平歌》;在傳播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改造的革命活動中,他為婦女解放呼號,發(fā)表了多篇研究中國社會婦女問題的經(jīng)典論述……向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播撒著謀求解放的社會革命之道。

 

大道之風后人仰

除政治上的貢獻外,作為學者的陳望道始終在學問上履行著馬克思主義之道。他倡導“把屁股坐在中國的今天”,致力于學術的中國化。陳望道撰寫并于1932年出版的《修辭學發(fā)凡》,正如現(xiàn)代中國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劉大白所說,是“中國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兼顧白話文今話文的修辭學書”。陳望道也是現(xiàn)代中國語文學界最早介紹并運用索緒爾語言學說的一個學者,在漢語語法研究上提出了“功能說”,開創(chuàng)了語法研究的新道路。

在教育領域,陳望道是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實際創(chuàng)辦人,是我國現(xiàn)代新聞教育事業(yè)的一位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擔任復旦大學校長25個年頭,直至去世也沒有離開這所學校。他常說“唯教育事業(yè)是萬古長青的”“在我的觀念中學生總是占第一位的”“我不教學生做綿羊,我教他們做猴子”……他的教育思想就是要讓青年學生富有活力、善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造。

在陳望道做校長的20世紀50年代,是中國大學校長權限最小的時段,但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為辦好一所大學,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把教學科研作為學校的兩項最重要的任務,并在1954年辦起了復旦的第一屆學術報告討論會,推動了學校研究風氣與氛圍的形成。


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啟動文化大省建設戰(zhàn)略的第一批重點項目,《陳望道全集》的編纂出版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編纂出版《陳望道全集》,全書字數(shù)達350余萬字,函括了作為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活動家、我國高等教育的卓越管理者陳望道先生一生的學術成就和文化思想。

如今,浙江大學將位于浙江義烏的陳望道故居打造成為學生黨建與思政現(xiàn)場教學基地,在此學生能有可聽、可看、可感的體驗式、浸潤式現(xiàn)場思政教學體驗。學校機械設計研究所博士生黨支部學生黨員胡逸偉在該基地擔任學生講解員,追尋了陳望道先生的足跡,感受至深。他說:“望道先生的初心是將馬列主義的火種傳遍神州大地,我們要做的就是傳承先輩們的紅色基因,堅守推動中國制造業(yè)發(fā)展的初心,練就過硬專業(yè)能力,努力創(chuàng)新,在未來的科學研究中向著現(xiàn)代制造業(yè)優(yōu)化升級的道路邁進,在‘中國制造2025’與‘智能制造’的發(fā)展浪潮中貢獻力量?!?/span>

 (文 周伊晨/圖片來源:《追望大道——陳望道畫傳》)


參考資料:

《陳望道傳》,鄧明義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太白之風——陳望道傳》,周維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追望大道——陳望道畫傳》,陳光磊、陳振新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7月版。

劉大白1932年元旦為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所做序,載《修辭學發(fā)凡》,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陳望道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載于201838日《人民政協(xié)報》

《浙江大學報》第406期:浙大出版社獻給建黨90周年的一份特別禮物——國內(nèi)首套《陳望道全集》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