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要聞綜合  綜合

海鷗與丹頂鶴居然是近親?浙大研究將改寫教科書

發(fā)布時間:2024-04-02來源:浙大融媒體作者:柯溢能、李俊元19

海鷗與丹頂鶴、老鷹與貓頭鷹,這幾組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鳥類,不久前剛認上親。

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張國捷教授聯合國內外學者,正在組織收集世界上現生一萬多種鳥類的基因組及形態(tài)信息,旨在構建起鳥類物種的“生命之樹”。

正是因為這項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B10K),科研人員進一步為全球鳥類的分類提供框架,揭示整個鳥綱物種的類群變化歷史。

“這項工作極大地改變了教科書里對鳥類類群的分類和關系論述,并將調整博物館對鳥類的分類整理。”張國捷說。


“盲人摸象”的錯誤

不同的鳥類如何起源、在哪起源?鳥類從恐龍祖先演化而來后,如何分化出只有4至5厘米大小的蜂鳥和體型龐大的鴕鳥?部分鳥類例如企鵝究竟在什么時候丟失了飛行能力,又是如何丟失的?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全世界的科學家們。

達爾文提出共同祖先理論和自然選擇學說之后,博物學家們就試圖對全世界各種鳥類分類。然而,鳥類如何分類、不同鳥類之間有著怎樣的親緣關系,這些問題在過去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爭論中仍舊沒有定論。

盡管通過DNA分子數據成功地解決了其他許多生物類群的分類和構樹難題,但面對多姿多彩的鳥類世界,科學家們依舊一籌莫展。不同的學者使用不同的數據進行建構,會給出截然不同的分類關系,基于此的研究也好像是“盲人摸象”,并不準確。這為鳥類相關的研究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過去基于錯誤的鳥類分類關系所開展的研究,得到的許多結論可能是有問題的。

于是,張國捷聯合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基于B10K計劃“科”級別階段收集的基因組數據,對全世界鳥類218個科類群構建“生命之樹”,覆蓋了全球所有現生鳥科的92%。

重構生命之樹的意義在哪里?

“生命之樹是我們開展比較生物學研究的基礎,它告訴我們一個物種從哪個祖先分支里分化出來、什么時候開始出現,也為我們推斷一個生物學性狀的演化提供基礎?!睆垏萁忉尩?,“構建生命之樹這就像在畫歷史地圖,告訴我們在漫長的生命演化過程里,什么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事?!?/p>


全基因的“滴血認親”

“界門綱目科屬種”,是傳統(tǒng)的生物學分類層級。而張國捷團隊對“鳥類生命之樹”的構建,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為全球鳥類的分類提供框架,揭示整個鳥綱里不同子類群的演變歷史。

這次研究,團隊基于更為合理的全基因組的數據,對介于不同的“目”和“科”之間的分類關系進行研究,為現存于世的所有鳥類類群進行了“滴血認親”,提供了一套新的鳥類分類劃分方案,揭示各種鳥類之間的親緣關系,為后續(xù)的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礎。

張國捷團隊和與合作者以基因間區(qū)比對序列數據集為基礎,將6000多萬年前的鳥類大爆發(fā)后“輻射性演化”產生的新鳥小綱劃分為四大分類。分別是以火烈鳥為代表的奇跡鳥類,包含了鴿子與杜鵑的鴿鴇類,囊括了麻雀、鸚鵡、鷹等的陸鳥類,以及元素鳥類。

其中元素鳥類是張國捷團隊全新提出的新類群概念。

元素鳥類是一個介于“綱”和“目”之間的大類群,包含了10個“目”。既有主要在水域活動的海鷗、丹頂鶴等鶴形類鳥類與企鵝、信天翁等鷺形類鳥類,也包括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翅膀上有爪子的圭亞那國寶麝雉等主要在陸地活動的鳥類,還有擅長在天空活動的夜鷹和雨燕等夜鷹目鳥類;分別對應水、土和氣三種古典元素,因此得名。

張國捷說:“新的分類系統(tǒng)獲得了大部分基因組信息的支持,更客觀的反映了一億多年來鳥類的分化歷程。這一新的鳥類生命之樹,為進一步對現生所有鳥類開展分類提供了更為可信的框架體系,揭示了整個鳥綱的類群演變歷史,為鳥類起源和演化規(guī)律的研究開啟新征程。”

鳥類的大規(guī)模出現是在何時?


95%的現生鳥類都屬于新鳥類,它們共同的祖先在歷史上經歷了一次物種大規(guī)模爆發(fā),即在不到1千萬年的極短時間內快速的演化出了大量的新物種。這一輻射性演化事件出現在物種大滅絕之前還是之后,科學界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假說。

“大規(guī)模幸存”假說認為,在6600多萬年以前發(fā)生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之前,新鳥類就已經發(fā)生了快速輻射演化,并在后來劇烈的全球變化中幸存下來;而“大爆炸”假說則認為,新鳥類群的快速分化發(fā)生在大滅絕事件之后,早期的新鳥類在擴散到滅絕事件空出的新生態(tài)位后發(fā)生了快速的輻射適應演化。

奇跡鳥類(火烈鳥總目)

鴿鴇類

元素鳥類

陸鳥類

部分化石證據更加支持后一種觀點,但是早先開展的小范圍基因分類相關研究卻支持第一種觀點。

而張國捷團隊基于本次研究構建的鳥類系統(tǒng)發(fā)育樹,對鳥類演化歷史做了更精確的時間斷代,為發(fā)生在物種大滅絕之后的“大爆炸”假說觀點提供了強有力地支持。本研究還發(fā)現,新鳥類在輻射演化過程中,相對于祖先類群出現了腦容量急劇上升、體重急劇降低等一系列變化,體現出新鳥類適應恐龍大滅絕后擁有更多生存空間的特點,這也進一步支持論證了這個假說。

這項研究于北京時間4月2日凌晨發(fā)表在了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哥本哈根大學Josefin Stiller助理教授為文章第一作者。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張國捷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Siavash Mirarab副教授與Josefin Stiller助理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

(文 柯溢能、李俊元/圖片來源于受訪科研團隊)